9月16日,中国海警局发布了一份简短通报。通报称,中方已依法对侵入黄岩岛领海的多艘菲律宾公务船采取管制措施。虽然字数不多,但这次通报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号:中方在处理海上争议时的态度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
以往,菲律宾船只闯入我方领海时,我们大多采取“警告驱离”的方式。但这一次,中方直接实施了实实在在的执法行动。这清楚表明,中国在维护主权方面绝不退让,任何挑衅行为都将受到坚决反制。
那么,“管制措施”这四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它代表的是一整套完整的执法程序。其中包括跟踪监视、航路管制,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登临检查。如果有船只拒不配合,中方还可以采取强制驱离、拖离等更坚决的措施。
和过去的口头警告不同,这次我们是动真格的了。中方执法人员不仅固定了现场证据,还对菲方船只的航路进行了实际管控。卫星图像显示,涉事的菲律宾船只要么停航接受检查,要么被迫驶离黄岩岛海域。整个清场过程干净利落,充分展现了中方的执法能力和决心。
而菲方这次的行动,可以说完全是自找的。就在6天前,中国刚刚批准设立了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3500公顷。这个举措既是为了生态保护,也是依法对相关海域实施行政管理。菲方却在几天后直接派公务船挑衅,这不只是对中国主权的无视,更让他们自己所谓“中国破坏生态”的说法不攻自破。
从历史和法理角度来看,菲律宾的主张根本站不住脚。早在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等国际条约中,就已经明确将黄岩岛划在中国领土范围之外。中国在1947年、1983年多次公布南海诸岛名称,都确认了对黄岩岛的主权。2012年之后,中方已经实现了对该海域的实际管控。所谓2016年的“南海仲裁裁决”,由于越权审理,中方从一开始就没有承认,它也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但自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菲律宾方面却一再采取错误行动。他们一边推动国内立法试图非法主张主权,一边频繁派出公务船闯入中国领海。去年8月还发生过危险碰撞事件,明显是在故意试探中方底线。
更值得警惕的是,菲律宾似乎还在试图拉拢域外势力为自己撑腰。比如美国最近曾派出MQ-4C无人机到附近侦察,但被中国歼-16战机以电磁干扰方式驱离。在中美防长通话中,中方明确划出了“禁止军事化活动”等红线,而美方除了口头表达所谓“关注”之外,并没有提供实质支持。这种“盟友喊得响、自己拼命撞”的策略,注定是行不通的。
中方此次的执法升级,已经传递出非常清晰的信号:我们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菲方继续一意孤行,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严厉的反制措施。随着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陆续设立,中方将进一步加强科研监测和日常巡查看护。对非法活动的处置只会更加迅速、更加坚决。美国的所谓军事威慑,更多是虚张声势。而中方的主权管理,已经在实实在在落地。
菲律宾是时候认清现实了!拨乱反正的窗口正在慢慢收窄,如果继续抱着“闹一闹就能得利”的心态,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到时候不仅对话解决问题的机会渺茫,还可能面临船只被扣、人员被追责等严重后果。当执法行动取代口头警告,当主权管理形成完整闭环,再想回头恐怕就真的来不及了。
参考资料:《中国海警依法对位黄岩岛领海非法活动的多艘菲律宾公务船采取管制措施》环球网
亿融配资,配资交流平台,旭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