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天津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贸企业尤其是外贸小微企业承受较大发展压力。天津辖内银行机构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重点解决外贸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外贸小微企业安心“出海”。
凝聚合力坚定外贸小微企业发展信心
5月15日,由天津市委金融办、天津市商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证监局共同组织开展的“金融走进外资外贸企业”活动拉开帷幕,架起一座金融机构与外资外贸企业沟通的桥梁。
这样的“桥梁”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在天津架起了多座。天津金融监管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王敬刚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天津金融监管局会同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在市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单列外贸板块,联合天津市商务局、天津海关共同建立天津市外贸工作组,专项推进外贸企业金融服务有关工作,将外贸小微企业作为工作重点,优先开展走访对接,加强统筹调度,组织全面摸排辖内外贸小微企业金融需求。
一对一走访,面对面沟通,实打实解决。在一次次“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众多外贸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天津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主营番茄酱及番茄制品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品远销意大利、英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营成本攀升,现金流骤增,融资需求强烈。
鉴于企业外贸出口型经营特点,农业银行天津保税支行工作专班坚持“一企一策”,为企业设计了专属出口信保融资方案,以应收账款作质押,增加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的担保信用,成功为企业办理出口信保融资业务4000多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近期,受国际形势及境外采购商资质等因素叠加影响,企业境外订单需求减少、内销订单增加,单一出口信保融资方案无法满足企业新的融资需求。农业银行天津保税支行工作专班积极走访对接,了解到客户具备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拥有专利近20项。农业银行天津保税支行工作专班通过“科技e贷”成功为企业投放1000万元信贷资金。
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认可:“最近国内订单增多,上游供应商付款压力着实不小,多亏农业银行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周荣告诉记者,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班子成员已实地走访重点小微企业超200户,下属22家分支行主动对接客户超2.6万户,持续加大外贸、科创、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该分行累计支持外贸类企业320余户,授信金额超320亿元。其中,支持外贸小微企业280余户,授信金额超20亿元。
靶向发力有的放矢疏通企业融资难点
外贸小微企业面对的挑战是复杂的,企业的诉求也是多元的。如何把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滴灌到外贸小微企业身上,让企业的获得感更强?天津金融监管局从科技手段上寻求突破。
据介绍,该局加强与相关单位数据信息交互共享,在天津市外贸企业清单基础上,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为外贸企业添加注册地址等标签,提高清单质量,精准推送至各区。组织各区级工作专班联合相应银行机构开展走访摸排,按照标准筛选、审核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由银行机构开展融资对接。
“津惠通”金融产品自选小程序同样成为精准服务外贸小微企业的重要抓手。“目前,天津金融监管局正在梳理各银行保险机构针对外贸企业的特色金融产品,在迭代更新的‘津惠通’4.0版中,新上线‘外贸企业金融服务专区’,相关产品信息将于近期通过升级的‘津惠通’小程序面向社会公布,方便外贸小微企业按照自身条件和个性化需求自主查询筛选产品。”王敬刚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外贸小微企业鼓干劲、添信心、增韧性。截至今年5月末,天津市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外贸企业9176户,纳入推荐清单1431户,累计授信金额72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80亿元。此外,为3290户外贸企业办理出口信用保险,累计保险金额16亿美元。
亿融配资,配资交流平台,旭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