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集上碰见老陈,他揣着个油纸包,掀开一角给我看:"尝尝?发酵过的烟丝,150一斤,够抽俩月。"我当时还撇嘴:"成品烟多方便,犯得着自己卷?"他笑我:"你试试就知道,比你抽的二十五一盒的强。"
那会儿我正愁烟价涨得凶。抽了二十多年的"利群",三年功夫从十八涨到三十一,一月下来光烟钱就六百多,相当于老伴半个月的退休金。儿子总说:"爸,少抽点吧,省的钱够买袋大米了。"我嘴上应着,兜里的烟盒从没空过——老烟枪的瘾,哪是说少抽就少抽的。
架不住老陈撺掇,买了斤发酵烟丝试试。第一次闻那味儿,跟老家地窖里存的红薯干似的,带点酸香,不像成品烟一股子香精味。卷的时候更手忙脚乱,烟丝放多了卷不紧,一捏就散;放少了,抽着跟吹口哨似的。老伴在旁边剥蒜,笑得直不起腰:"你这手,握了一辈子方向盘,卷根烟倒抖得像筛糠。"
练了五天,总算能卷出像样的烟。现在每天清晨,我搬个小马扎蹲在阳台,烟丝袋、白皮纸、小竹片摆一排,跟做细活似的。左手捏纸,右手抓烟丝,竹片刮平了,拇指沿着边一压,顺势卷成筒,两头拧出个小疙瘩,一根烟就成了。阳光照在烟丝上,金黄金黄的,倒像在摆弄啥宝贝。
抽自己卷的烟,才知道以前的成品烟多"水"。发酵烟丝抽着是实打实的醇厚,没那么多杂味,一口下去从喉咙暖到胃里,那股子劲儿,比成品烟冲,但解瘾解透了。有回跑长途,歇脚时掏出我卷的烟,同车的小李接过去点着,抽了两口直咂嘴:"张哥,你这烟比我买的三十五的得劲,够味儿!"我乐了,分给他一撮烟丝:"尝尝?自己卷的,实在。"
最实在的还是省钱。以前一月烟钱六百多,现在买斤烟丝一百五,卷纸五块,一月顶多一百八,省下的四百多,给老伴买了台全自动洗衣机,给小孙女买了套绘本。老伴摸着洗衣机笑:"还是你卷的烟好,能卷出个洗衣机来。"小孙女趴在我腿上看我卷烟,奶声奶气地说:"爷爷卷的烟,能换糖吃。"
抽久了发酵烟丝,再碰成品烟反倒不习惯。上个月参加婚宴,同桌的递来根四十多的烟,我点着抽了一口,差点没呛着——一股子甜腻腻的香精味,抽着跟喝糖水似的,一点不过瘾。没过十分钟,嗓子就痒得想咳嗽,赶紧掐了。老陈在旁边笑:"咋样?是不是觉得成品烟跟兑了水似的?"我这才信他说的,"估计是加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哪有纯烟丝实在。"
街坊们见我卷烟,说法不少。村西头的老王头撇嘴:"都啥年代了还自己卷,不嫌麻烦?"我递给他一根:"麻烦啥?咱老百姓过日子,不就图个实在?你那盒烟四十,我这卷的一根合两毛,抽着都解瘾,凭啥花那冤枉钱?"他抽了一口,没再说话,第二天就托我给他带了斤烟丝。
卷烟还卷出了乐子。晚饭后,老伙计们聚在村口小卖部,不爱打牌的就凑一起卷烟。你教我怎么卷得紧实,我告诉你哪种烟丝发酵得好,卷着卷着,烟丝没了,话倒多了。从庄稼收成聊到孙子学习,手里的活不停,嘴里的话不断,比光坐着抽烟热闹多了。
其实抽发酵烟丝久了,烟量反倒慢慢降了。以前抽成品烟,一根接一根没数,现在卷烟得自己动手,卷一根的功夫,烟瘾就下去一半。有时候忙起来忘了卷,一天抽不了几根,也不觉得难受。老伴说:"你这哪是在抽烟,是在磨性子呢。"
给想慢慢少抽点的伙计们,我从卷烟里琢磨的招:
1. 想抽的时候别急着卷,先嗑把瓜子。等嘴里没味了再卷,不知不觉就少抽一根。
2. 卷的时候故意卷细点,烟丝放平时一半。抽着不过瘾,慢慢就觉得"抽不抽两可"。
3. 让家里人帮着管烟丝。我家烟丝都归老伴锁着,一天就给我一小撮,多了没有,想抽也抽不成。
4. 找个比抽烟有意思的事。我现在卷完烟,就跟老伙计们去河边钓鱼,盯着鱼漂,啥烟瘾都忘了。
5. 实在馋得厉害,就卷根"空烟"。光用纸卷,不点着,放嘴里叼着,过过"嘴瘾",一会儿就忘了想抽的事。
说真的,咱老百姓抽烟,图的就是个解乏解闷。以前觉得买贵烟才有面子,现在才明白,日子过得实在比啥都强。自己卷的烟,抽着踏实,省下的钱能给家里添点啥,看着家人笑,比抽啥烟都舒坦。
合规声明: 本文仅为个人生活经历分享,不代表任何机构观点。吸烟不利于健康,戒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倡导公众理性对待烟草,为自己和家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亿融配资,配资交流平台,旭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