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顺利画上句号。暑运期间,内蒙古通辽市第三届西辽河文化节、第二十六届哲里木赛马大会的盛大举行,以及草原旅游的持续火热,让通辽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热门目的地。据统计,通辽火车站今年暑运期间共发送旅客95万人,日均发送量达1.5万人,客流量较往年大幅增长。
通辽火车站候车室(张坦 摄)
受降雨天气影响,北京、呼和浩特、霍林郭勒等方向的普速列车多次停运。面对这一挑战,通辽火车站积极应对,通过申请增加运力、拓展增收渠道等措施,全力弥补运能缺口。暑运期间,车站累计加开高铁126列、重联61列,加开普速列车227列、加挂253辆,并恢复开行184列。同时,车站还通过走访企事业单位、院校、旅行社等,办理团体票75批,增加客运收入95.5万余元。
在服务保障方面,通辽火车站实现了从硬件维护到重点服务的全面升级。车站组织人员每日对售票终端、安检仪器、电梯等关键设备设施进行巡检,并定期检修候车大厅空调系统,确保高温天气下候车室温度适宜。在服务上,依托“草原情服务团队”“蒙哥服务台”“雷锋岗”等服务阵地,为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提供预约对接、全程帮扶服务,暑运期间共为旅客做好事8000余件。
展开剩余40%其中,“蒙哥服务台”的蒙汉双语咨询与旅游指引岗日均解答问询400余次;“雷锋岗”则通过“遗失物品快速寻回”机制找回物品400余件。此外,通辽火车站还招募了50名青年志愿者,在进出站口、候车室等区域提供“点对点”便民服务。高峰时段,车站还组织科室党员干部与客运人员协同开展引导、咨询等服务工作,有效缓解了客流压力。
针对暑运后期学生返校高峰,通辽火车站提前进行了部署。根据客流调查结果,针对呼和浩特方向学生返校需求,车站于8月21日至9月9日在通辽至乌海西K2661次列车上加挂了2辆硬卧与1辆软卧车厢。同时,车站还根据实时客流情况持续补强北京、沈阳等热门方向的运力,确保学生顺利返校。
另外,在电煤运输方面,通辽火车站坚持“优先安排、优先组织、优先装卸、优先挂运”的原则,加强运输组织,大力压缩非生产作业时间,高质量兑现班计划。车站与集团公司调度所紧密联系,积极组织电煤上线运行,保证了通辽枢纽的畅通与高效,使电煤顺利驶向东北各大电厂,满足了迎峰度夏的需求。(张珠海 张坦)
发布于:北京市亿融配资,配资交流平台,旭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